成都軟裝 布藝世界里的“喜”與“憂”
發布時間:2013/3/5 16:05:37 來源:本站 點擊量:1746
在國際市場發面,中國無疑已是世界布藝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但中國的大多數布藝企業仍然停留在價廉物美的加工生產階段,少有企業能夠以自主研發的產品和自建品牌直接進入發達國家的終端市場。在國內市場方面,房地產市場的興盛帶動了中國布藝內需市場的“黃金十年”,不少企業抓住這一機遇,打造了自己在流通領域的“品牌”,但卻少有企業能夠建立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零售終端品牌。 在這有喜有憂的轉型之路中,布藝行業踟躇前行。本報希望通過探究布藝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目前的行業困境,來幫助布藝企業尋找下一個“黃金十年”。 布藝的世界很精彩 向大而全轉變 上升指數:★★★★★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整體家居概念的出現,讓許多消費者享受到了一站式購物的時尚與便捷。作為家居用品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窗簾布藝行業的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單一的窗簾布藝產品永遠只是配角,行業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整合資源。 在窗簾布藝行業中,已經有一些品牌將專賣店設計成了家居布藝生活館,在店內售賣家具、壁紙、家飾品、床品、沙發等產品,使顧客在實際場景中體驗家居生活。這種整體家居的營銷模式對布藝行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一是豐富產品的種類,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二是對營銷模式的創新,通過整合資源,增加銷售渠道。 現在,窗簾布藝產品已經不能再被當做原材料來銷售,它是家中的裝飾品,需要講究整體搭配,達到協調、美觀的效果,而布藝生活館在將這種效果達到最大化的同時,還減輕了窗簾布藝經銷商的壓力,他們可以與床品、家具等經銷商聯合起來,共建整體家居零售渠道,共同承擔租金、分散渠道壓力,一舉兩得。 除了布藝生活館外,發展成立軟裝公司以及為軟裝公司提供銜接服務也是布藝行業整合家居資源的另一種形式。在未來新舊業態的轉換過程中,軟裝企業的競爭力不是體現在公司的規模上,而是布藝企業與室內設計公司的整合程度,歐美布藝市場如此,國內市場也將如此。 電子商務是趨勢 上升指數:★★★★☆ 現在,電子商務興起,許多行業都把目光轉向網絡銷售,然而,對于窗簾布藝產品來說,想要在該領域開拓一片天地卻并非易事。 窗簾布藝商品與床品有所不同,它是半成品,床品有標準統一的規格尺寸,而窗簾布藝產品則需要消費者選定布樣后,賣家根據消費者提供的窗戶尺寸進行后期的加工制作,這就為窗簾布藝產品的網上銷售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雖然窗簾布藝產品在網銷上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仍有一些企業針對該行業的特點,結合自身實力,實現了提高銷量、拓寬渠道的目的。浙江金蟬家紡有限公司選擇再創一個網絡品牌,用來專門開拓電子商務市場。該公司董事長楊衛對記者說:“現在整個國內市場已經進入網絡化時代,‘金蟬’作為中國名牌,沒有理由不跟進網絡”,網絡營銷的新穎性與網絡平臺的廣闊性吸引了金蟬家紡專門成立了一個新品牌——凡家布業,探索網購之路。“但網絡的局限性決定了網絡產品的特殊性,對于窗簾產品來說,傳統的銷售模式顯然不適合網絡營銷,所以凡家布業的發展方向是以成品窗簾的方式進入B2C市場?!?/P> 奧坦斯布藝董事長陸文龍表示,電子商務是個大趨勢,國內的商業規則尚不利于企業經營,且經營成本過高,企業選擇電子商務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奧坦斯已經開始積極開展網絡營銷,并成立了專業的網銷公司,并與國內外著名的設計師打造設計師品牌,爭取在網絡市場上有所作為。 但是,現在的網絡市場魚龍混雜,網絡環境缺乏規范化管理。若想開展電子商務,品牌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培育與成熟,不斷完善自身的品牌形象,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強大的資本支撐和品牌影響力是企業進行網絡營銷的保證。 成品化銷售值得期待 上升指數:★★★★☆ 眾所周知,由于受自身特性的限制,國內的窗簾布藝產品并不是成品銷售,而是二次加工銷售,即消費者到窗簾店買窗簾,先選好款式和布料,窗簾店去消費者家里進行測量,然后進行再加工,最后幫消費者安裝好,這才形成一個完整的消費,而在美國,窗簾布藝產品都是成品化銷售,消費者購買完窗簾后,回家可自行安裝。產生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的窗戶尺寸沒有統一的規格。 不過,隨著人們消費習慣以及購買方式的轉變,這種復雜的購買流程將逐漸被摒棄,人們更期待能夠像買床品一樣購買窗簾。在布藝行業中,其格品牌就率先做了這種嘗試。與其他布藝賣家不同,其格既不做面料批發,也不做面料零售,而是做布藝成品銷售。在其格的布藝成品店內,哪怕是一塊窗簾,也配齊了簾頭、花邊等裝飾,消費者帶回家就可以直接使用。 其格布藝董事長李亮表示,目前,布藝行業一直處于沒有管理、缺乏規范的狀態。大部分布藝經銷商還處于小作坊的生產方式,1名銷售人員再加1名裁縫就構成了整個銷售環節。其格之所以要銷售成品就是為了通過標準化生產線和多重檢驗體系的引進,確保每件產品的做工和品質,打造自己的布藝品牌。 而個性化一直是布藝行業的優勢,同時也是難以達成標準化的障礙,如果變成成品化銷售,其格如何保持其產品的個性化和多元化?李亮回答道:“我們仍可以滿足個性化,當然是有限的個性化。我們設定了多種裝飾布制作模式,比如窗簾的簾頭,我們可能會提供十幾種選擇,但是根據我們設計師的眼光,某種布藝僅適合做成兩三種樣式,因此消費者可以在這兩三種中進行選擇。這樣既保證了一定程度的個性化,又保證了產品的最終效果。” 為了保證裝飾效果,其格還建立了十余人的專業設計團隊,其中有產品規劃師、色彩搭配師、布藝設計師、陳列設計師、空間設計師等多個專業職能人士,從空間、色彩、陳列、視覺、產品款式、產品搭配六方面為消費者設計適合各種家居空間的窗簾方案以及相關配飾方案。同時,其格還利用獨有的客戶端,在電腦上展示多種場景和布藝大樣,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對居室顏色、功能進行選擇,電腦會給出合適的搭配方案。利用現代化工具,也是其格成功招商、打造布藝品牌的重要手段。 全方位的專業服務 上升指數:★★★☆☆ 除了渠道拓建外,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售后服務,在測量、安裝方面進行統一管理,也是窗簾布藝企業增加銷量的重要方式。 眾所周知,窗簾布藝行業是定制化產業,對消費者的服務同時體現在售中、售后。售中服務就是給消費者量身定制設計出最適合他們的產品組合、產品形式,這就需要導購人員不僅僅是位銷售人員,還是位銷售顧問,本身是具有一定設計能力的軟裝設計師,后期可以根據消費者已有硬件條件和風格定位為其做配套和方案;售后服務包括送貨、安裝、回訪、清洗等。 因此,布藝企業可以在產品生產加工、商業化服務等方面制定細節化的標準,如參照服裝行業的標準對輔料附件、邊寬尺寸、吊鉤設計等細節都制定了標準,在接待客人的程序、方法方面也制定了相關的標準,甚至開始初步嘗試售后清洗的專業化標準服務。 如此全方位的服務,既可以體現品牌的專業化,同時也可以增強產品的競爭力,為消費者呈現最佳的銷售、設計、服務、售后效果,積累品牌效應。 布藝的世界很無奈 缺乏監管 質量良莠不齊 下降指數:★★★★★ 在布藝行業中,大型且有實力的品牌布藝企業并不多,更多的是以家庭手工作坊形式進行生產的小加工廠,規模、資金和技術實力都有局限性。另外,由于國內缺乏真正權威的機構監管整個布藝行業,致使行業內的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據了解,窗簾布藝產品連續兩年位居北京產品投訴量排行榜的第二位,這令許多消費者在訂做窗簾時如履薄冰,無所適從。近年來,窗簾質量問題成為投訴熱點并不僅限于甲醛超標,刺激性氣味、產品變形、坍塌、起皮、開裂、縮水、掉色、開膠、結構松動等都是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廣大消費者已對窗簾布藝產品產生了深度的信任危機。 導致窗簾質量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莫過于布藝行業內的競爭加劇。一些為了降低成本、贏得更高利潤的不良廠家,為改善產品的抗皺、防火性能,提高產品防水、耐壓性及色牢度等,在制造過程中常常加入人造樹脂等常用助劑;而在紡織品印染和柔軟度、硬挺度、抗皺等后整理過程中,還加入了由各種工業廢料提煉而成的染料、助劑、整理劑,生產出來的產品通常含有超標的甲醛等不利于人體健康的物質。 投訴統計數據還顯示,“窗簾縮水”也是常見的質量問題。據了解,大部分出現縮水的窗簾布料都被動了“手腳”。有的商家為了省布料多賺錢,就暗自用高溫技術將布料人為拉長,一些化纖材料的窗簾?1米布最多可以拉長30厘米。經過拉長的布料表面看不出來,一洗就會縮短,但大部分消費者都習慣購買后直接掛上使用,當清洗后發現縮水時,已經過了質保時間,商家不承認,消費者也不易維權。 如今,質量問題已成為布藝行業發展的絆腳石,強化行業質量監管力度勢在必行。退一個層次而言,缺乏誠信,依靠損害環境和損害消費者利益來低成本擴張的企業,不僅是不道德的,而且這樣的發展也是難以持久的。 品牌缺失 經營模式落后 下降指數:★★★★☆ 品牌缺失問題,似乎一直是布藝行業的痛處。目前,在國內,一般消費者普遍認同的布藝品牌幾乎沒有。 綜觀行業現狀,布藝品牌缺失的原因有三點: 一是由于國內布藝產品仍未成品化,布藝生產企業的品牌形象只能在流通領域各批發商、零售商中的建立;布藝行業中所謂的品牌戰略也只是企業針對特定的消費群體研發設計生產出某種特定風格的產品系列,然后再通過零售企業的二次設計與營銷,最大限度地贏得特定消費群體的市場份額。 二是大部分布藝企業品牌意識薄弱,價格管理不規范,行業缺少成功的運營模式及經驗,導致消費者根本不了解該行業內誰的產品好,誰的產品有特色。多數人在想到買窗簾時,直奔家裝市場或者與建材市場比鄰的窗簾布藝城,就像買菜一樣,看看這家,看看那家,摸摸面料,再問問價格,不像在商場里買東西時還要看標價,直接問老板每米多少錢即可,因為大家都知道那價簽只是擺設,老板一開口,價格已經打了5折,還能接著往下砍價。滯后的營銷理念和經營方式導致不少布藝企業靠市場需求自然增長而發展,一旦出現變化或強有力的競爭就陷入停頓,抗風險能力薄弱,為長期發展帶來隱患。 三是布藝窗簾類商品屬于個性化定制產品,由于生產周期較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品牌推廣的進度。 針對以上原因,探索和推進窗簾布藝成品化運營,似乎是解決品牌缺失問題的有效途徑。 抄襲成風 自主創新不足 下降指數:★★★★☆ 中國布藝行業的產業升級必須依靠全行業企業持續不斷的產品創新和經營創新。而創新的前提是必須有鼓勵創新的環境。目前,國內布藝行業產品抄襲、仿冒現象依然普遍存在,大部分布藝產品的設計理念和元素都是抄襲或模仿國外先進布藝設計,缺乏自己的創意和風格,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加劇,在所難免地使企業進入價格戰的泥潭中,為布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這種抄襲現象,不僅僅對單個企業造成侵權和傷害,更對全行業的轉型升級、健康發展造成了傷害。從長遠來看,仿冒、抄襲,損人且不利己。布藝企業若對自身的研發和設計重視不足,容易導致企業發展隨波逐流,若抄襲對象有巨大變動,便會陷入被動,這也是許多布藝企業難以做大的一個重要因素。 若想改變這種現象,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培養專業的布藝設計人才。窗簾布藝織物的生產過程及所需技術雖然與大多數紡織品一樣,主要是紡紗、織造、染整,但僅從外觀而言,其產品美學的要求更高一些。因此,不僅需要紡織方面的專家,更需要具有高水平的藝術類復合型人才充實到布藝行業中來。這些人才要既懂紡織工藝,又有藝術細胞,還能及時洞察行業內外形勢,并能在窗簾的內在和外觀上進行創新。布藝企業只有培養了自己的復合型創新大師,才能使窗簾布藝行業由單純模仿、借鑒轉變成自主創新,進而攀登世界窗簾布藝行業的高峰。 樓市萎縮 布藝行業受創 下降指數:★★★☆☆ 目前,國家對樓市的宏觀調控,不僅影響到了房地產業,也影響到了與房地產緊密相關的家紡布藝行業。樓市成交量大幅萎縮,使窗簾布藝產品的銷量驟減。同時,棉花、化纖、絲等原材料價格的普遍上漲,使布藝企業僅這方面的支出就增加了30%~40%,而工人平均月薪的增加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不過,在各方面開支均上漲的情況下,窗簾布藝價格的漲幅卻并不大。一邊是制造成本上漲,另一邊是市場進入波動期,這使整個布藝行業的利潤直線下滑。 廣東家紡協會會長黃錦權指出,應對這種錯綜復雜的市場狀況的有效辦法是轉變經營思路,實現跨行業整合。布藝企業應不再單純的以窗簾布藝產品銷售為主,而是與家具、墻紙、燈飾、家居飾品等配合,推出大家居整體軟裝飾概念,實行差異化設計營銷,避開價格戰,以整體設計來拉動消費者對布藝產品的消費,減少受樓市波動的影響。 據了解,有些布藝企業通過跨行業整合,包括沙發、窗簾、燈飾等一套家居產品可以賣到數萬元,通過加強設計和延伸產品線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由此可見,把布藝產品放到一個特定風格的家居整體軟裝飾環境氛圍中,以體驗式的營銷將消費者對家居整體軟裝飾的潛在需求聚焦到布藝產品上,將成為布藝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成都軟裝http://www.njhswy.com |